心理效应运用之1:晕轮效应
清风明月
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因决斗而死。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“莫斯科第一美人”的娜坦丽,并且和她结了婚。娜坦丽容貌惊人,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。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,她总是捂着耳朵说:“不要听!不要听!”相反,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,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、舞会,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,弄得债台高筑。在普希金看来,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,然而娜坦丽并非如此,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。普希金的死,可以归结为晕轮效应的作用。
晕轮效应的实质是,一个方面的特质掩盖其它方面的特质,造成以个别推及一般、以主观代替客观、以点带面、以偏概全式的认知和评价,是一种绝对化支配下的倾向。
认识晕轮效应,一方面,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,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扬长避短,作“拿来主义”,反向应用。 比如,面试是招考中的重要一环,直接决定应考者的成绩和去留。作为应考者,在面试中,要全力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,给考官一个好的第一印象,从而为取得好的成绩打下良好基础。你展现的亮丽的形象、优雅的举止、以及伶俐的口齿一定会给考官一个先入为主式的好印象。
新到一个单位,也是这样,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向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表现好一些,尽可能地把第一步走好。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力量所在。
在日常生活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,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大家所能接受或赞赏的,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,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,才能不断取得进步。
我们还可利用它来处理同事关系,培养共同的爱好和兴趣,或者说尽量与同事们的爱好保持一致,或者强迫自己去接受同事们的兴趣和爱好,建立共同话题,有利于思想交流和合作共事,有利于不断增进友谊和情谊。
评论